对信用卡降额,为何偏偏是自己被银行盯上了
- 日期:2020-08-29 17:32:14
- 来源:互联网
- 编辑:小狐
- 阅读人数:772
近期,部分信用卡用户出现被降额、锁卡等情况。不少人对此表示焦虑:银行为啥要收紧信用卡?为何偏偏是自己被银行“盯上”了?还有许多没被降额的人则担心,这事会不会落在自己身上?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业人士,一起来看看—
降额意在防控风险
“对信用卡降额,是银行主动开展风险防控的考虑。”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,随着银行征信数据范围扩大,银行可以对客户的真实借款与信用状况作出更加全面的评估。今年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信用卡不良压力有所增加。在这种情况下,适当地主动降额是银行实施风险防控的一种手段。
不仅如此,分析多家银行近期发布的公告可以发现,主动降额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避免信用卡资金流到其他领域。
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,对信用卡资金用途作出明确,即个人信用卡仅限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费使用,信用卡资金不能用于生产经营、固定资产投资、股权投资、套现等非消费领域,包括购房、投资、理财、股票、其他权益性投资及禁止性领域等。
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与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也分别发出公告,提示个人信用卡透支应当用于消费领域,持卡人不得以任何套现、欺诈、恶意刷单等违法或虚假消费行为,套取银行信贷资金、积分、权益、奖品或增值服务等。
“个人信用卡是用于满足个人日常消费使用。个人信用卡用于买房、炒股,或者用于生产经营,已经不属于日常消费,改变资金用途会直接加大相关风险。因此,银行需要对违规使用个人信用卡客户实施控制。”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。
要及时停止不当用卡行为
对于信用卡持卡人来说,银行主动控制信用卡风险的举措,是否会影响到自己?
业内人士表示,银行机构规范持卡人消费行为,只是针对有不当用卡行为的持卡人,并非针对所有持卡人。
如果持卡人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被降额,该怎么办呢?
娄飞鹏表示,遇到这种情况,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发卡行了解具体情况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但是,如果本人违规使用信用卡导致降额,要及时停止违规行为,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及时配合银行解决问题。
专家建议,个人使用信用卡应该有合理规划,要谨记“四不”原则:不恶意透支、不参与套现、不违规使用、不过度消费。
只有做到合理规划,量入为出,理性消费,才能让生活更美好。反之,如果因违规行为导致逾期还款,会计入个人征信报告,很有可能对以后贷款、出国、购车、购房等造成不良影响。
大数据识别违规用卡
有些人认为,“持卡人到底把钱用到哪里去了,银行也不知道,只要按时把钱还上就好。”
对此,曾刚表示,信用卡资金流向是可以监控的。这是由于信用卡消费多半有交易场景,基于场景就可以控制相关风险。
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利用,可以帮助发卡机构更加清晰地了解持卡人的消费习惯、资金流水等,从而为信用卡风险防控保证和支持。对于违规风险较大的行为,也可以自动警示。
理性消费、适度透支!
这8个字
无论说多少次都不为过
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:
信用卡
信用卡(英语:CreditCard),又叫贷记卡。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,是简单的信贷服务。信用卡一般是长85.60毫米、宽53.98毫米、厚1毫米的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塑料卡片。是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,凭此向特约单位购物、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,其形式是一张正面印有发卡银行名称、有效期、号码、持卡人姓名等内容,背面有磁条、签名条。信用卡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,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,待账单日(英语:BillingDate)时再进行还款。信用卡分为贷记卡和准贷记卡,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的、并给予持卡人一定信用额度、持卡人可在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卡;准贷记卡是指银行发行的,持卡人按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,当备用金账户余额不足支付时,可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内透支的准贷记卡。所说的信用卡,一般单指贷记卡。
网友评论
猜你喜欢
-
为什么你会被突然降额
06-17 -
比如随便换另一家股份制银行,认为信用卡的额度摆在那里
03-24 -
平安等多家银行出现降额封卡等现象,给出了原因
04-02 -
因为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一旦分期,如果客户答应分期,不分期有降额风险,是真的吗
04-18 -
就要及时使用中信降额快速恢复方法,持卡人主动申请降额
01-18 -
信用卡逾期或者银行发觉你TX,突然就降额了,这是因为支付公司是有针对的
05-17 -
各行信用卡降额成投诉热点。。。
04-07 -
信用卡会降额,都存在被降额的可能
06-13 -
他们持有的信用卡额度降低了,而银行此次降额,这类持卡人应该注意
09-30 -
不是只有套现才会被封卡,也会被银行判定为异常消费,但是依然还会被银行降额和封卡,封卡
04-12